一级a免一级a做免费线看,又粗又黄A级裸片,全黄一级裸片视频免费||www.dzsstye.com

您好,欢迎访问郑州腾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网站!咨询热线:0371-63763776 / 13526865200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科学施肥

小麦科学施肥技术

作者:【郑州腾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】   发布时间:2019/08/14 11:10:52   点击:

锦农科技百余种作物实用配方施肥技术指南

——小麦科学施肥技术

小麦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,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口的主粮。无论从栽培面积、总产量,还是总贸易额来看,均居世界各种粮食作物之首。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,其幼苗能够过冬,在春天来临时,幼苗分孽很快,扎蹲长大,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。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。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,以北大体为春小麦,以南则为冬小麦。 我国以冬小麦为主。

一、概述

小麦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,根据资料统计,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。由于我国人口众多,目前的小麦生产水平仍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,每年需进口大量的小麦,因此,进一步提高小麦总产量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。

提高小麦单产是增加总产的重要途径,目前我国的小麦的平均单产约为3750kg/hm2,而在北方小麦主产区,近年来已出现不少的小麦产量超过9000kg/hm2的地块,说明我国小麦单产仍有一定的增产空间。因此,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是今后小麦合理施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
二、小麦的需肥特性

冬小麦一般在10月中上旬播种,生育期较长,从播种到成熟一般需要210-220天。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,据化验分析,在一般栽培条件下,每生产 100斤小麦,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3斤左右,五氧化二磷1-1.5斤,氧化钾2-4斤,氮、磷、钾的比例约为3:1:3

小麦对氮、磷、钾的吸收量,随着品种特性、栽培技术、土壤、气候等而有所变化。产量要求越高,吸收养分的总量也随之增多。小麦在不同生育期,对养分的吸收数量和比例是不同的。小麦对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:一是在出苗到拔节阶段,吸收氮占总氮量的40%左右;二是在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,吸收氮占总氮量的 30%-40%左右,在开花以后仍有少量吸收。小麦对磷、钾的吸收,在分蘖期吸收量约占总吸收量的30%左右,拔节以后吸收率急剧增长。磷的吸收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最多,约占总吸收量的40%左右。钾的吸收以拔节到孕穗、开花期为最多,占总吸收量的60%左右,到开花时对钾的吸收最大。

因此,在小麦苗期,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、钾肥,促使幼苗早分蘖、早发根,培育壮苗。拔节到开花是小麦一生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,需要较多的氮、钾营养,以巩固分蘖成穗,促进壮秆、增粒。抽穗、扬花以后应保持足够的氮、磷营养,以防脱肥早衰,促进光合产物的转化和运输,促进小麦籽粒灌浆饱满,增加粒重。

小麦高产不仅要求某一营养元素的绝对含量高,也要求营养元素之间有一个合适的比例,特别在营养需求的关键时期更为重要。因此在小麦的配方施肥上,不仅要求各营养元素的量要适宜,它们之间的比例也要适宜,平衡施用各种肥料。

三、小麦施肥原理

小麦施肥应遵循重施基肥、少施种肥、补施微肥、巧施追肥”“的原则,合理调剂

1. 重施基肥。 一般每亩地施优质有机肥2000kg,根据小麦吸肥规律,高肥水地块每亩应施尿素47kg或碳酸氢铵2338kg,磷酸二铵1517kg、氯化钾1217kg,也可选用45%复合肥50kg40%小麦专用肥50kg。中低产田地块每亩应施尿素25kg或碳酸氢铵512kg、磷酸二铵1822kg、氯化钾912kg;也可选用45%复合肥或40%小麦专用肥4050kg36%磷酸二氢钾复合肥50kg。缺锌地块可配施硫酸锌2kg

2. 少施种肥、补施微肥。 施种肥是罪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,一般每亩施尿素23kg,或过磷酸钙810kg,也可用复合肥10kg左右。微肥可做基肥,也可拌种。做基肥时,由于用量少,很难撒施均匀,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,随耕入土。用锌、锰肥拌种时,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g、硫酸锰0.51g,拌种后随即播种。

3. 巧施追肥。 追肥包括两种:(1)土壤追肥。追肥的时间一般在拔节期,追肥量看苗情而定,小麦分蘖多,苗情好、生长旺盛,应适当晚施,并减少施用量,可在拔节后每亩施尿素1520kg或氢铵4050kg。小麦分蘖少,苗情不好,长势弱,应适当早施,并加大用量,可在返青后每亩施尿素2025kg或氢铵50或氢铵70kg。但对于地力差的土壤,氮肥用量不宜多大,以每亩施尿素1517kg为宜,施用不宜太晚。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,且土壤供应磷、钾又处于不足的情况下,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。对供应钾不足的高产田,也可在冬前撒施150kg足的草木灰。对供应充足的麦田,切忌过量追施氮肥,且追肥时间不宜过偏晚,否则,易引起贪青晚熟,招致减产。(2)根外喷肥。由于麦田后期不宜追肥,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。因此,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,可采用页面喷施的方法,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应急措施。每年5月下旬是干热风多发季节,用0.2%磷酸二氢钾页面喷肥12次,间隔57天,可有效防治干热风危险害。

四、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

(一)冬小麦不同种植阶段的施肥

施肥是冬小麦种植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因此施肥措施的应用必须纳入冬小麦种植管理的总体系之中。生产上冬小麦种植管理分为两个环节:第一个环节是备播与播种,第二个环节是生育期内田间管理,其中后者又细分为冬前及冬季管理、春季管理和后期管理3个阶段。

1. 备播与播阶段的条件管理

1)基肥。基肥对冬小麦穗多、穗大、子粒饱满均有促进作用。由于冬小麦生育期较长,在7500kg/hm2以下产量水平的施肥中,一般强调基肥要足,应占到冬小麦全生育期氮素总量的60% 70%,因为该产量水平下,左右产量的主导因子是单位面积的穗数或穗数与穗粒数的协调关系;而当不施肥下了水平达7500kg/hm2以上时,由于麦田的肥力高,肥料投入较多,冬小麦的分蘖多,群体较大,穗数多,很容易使穗粒数下降,因此稳定粒重施决定产量高低的主导因子,相应地应增加氮肥追施的比例。无论高产田还是中低产田,磷、钾肥一般主要做基肥用。

基肥做好采用有机肥无机配合施用的方法,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有效降低后期根系和旗叶膜脂过氧化作用,提高活性氧而清楚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,延缓根系和旗叶的衰老,增强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光合作用,从而增加子粒产量。

2)种肥。一般认为禾谷类作物的三月期为脱乳期,此时冬小麦根细小,吸收养分能力弱,为使冬小麦顺利渡过该时期,培育壮苗,在冬小麦播种的同时可用适量的速效性化肥做种肥,以促进东小麦的生根发芽,提早分蘖,为以后的壮杆、大穗打好基础。做种肥的肥料一般为速效性的氮、磷化肥,或腐熟好的优质有机肥,可条施或拌种,拌种肥的用量一般为硫酸铵75kg/hm2,过磷酸钙150kg/hm2。实验表明,麦田施用的总磷肥中,如分出75kg/hm2以磷酸二铵的形式供给并与种子混拌,其余部分做基肥于耕前一次全层施入,比全部磷肥分层施用效果还要好。

种肥的有效施用是有条件的,对土壤肥力较差、底肥用量少、播种晚的地块有效性大,对土壤肥力较高,基肥充足,适时播种或早播的田块则效果较差。

2. 冬前与冬季施肥管理

冬小麦的冬前与冬季施肥管理是指冬小麦出苗至返青前这段时间,该阶段冬小麦主要是长根、茎、蘖等营养器官,并开始进行幼穗分化。施肥的主要目标是争全苗的基础上,促根,增糵,为争足穗、大穗打基础。生产中应根据苗情、土壤、气候及其他管理措施条件巧施分蘖肥,酌施越冬肥。

1)分蘖肥。分蘖肥也叫苗肥,起作用是促进和巩固冬前分蘖。冬前分蘖对冬小麦产量形成意义重大,因为冬前分蘖幼穗分花时间长,成穗率高,对实现产量结构中亩穗数和穗粒数的要求有决定作用。冬小麦一般在出苗15-30d后即进入分蘖期,此时如果养分特别是氮、磷养分供应不足,则分蘖迟缓,根系发育不良,抗寒力差;氮素供应过多又会使幼苗徒长,消耗过多的糖分,也不利于冬小麦安全过冬。因此,实践中强调看苗巧施分蘖肥,对缺素的或其他原因造成分蘖缺位的弱苗可施用分蘖肥,而对于壮苗、旺苗则不宜施用。分蘖肥一般为氮肥,用量占氮肥总量的20%,也可根据缺乏的症状对症下药。

2)越冬肥。越冬肥在冬小麦进入越冬前施用,起作用是促进越冬期间冬小麦对养分的利用,增强麦苗的抗寒力;冬肥春用,促进麦苗早返青,增加春季分蘖;巩固冬前分蘖成穗,提高成穗率;促进茎杆基部第一、第二节间的伸长;促进年后第一、二、三片叶的增大。但在基肥充足,肥力好,苗壮糵足的高产田,均不宜施用越冬肥,以免春季群体过大,给中后期的管理造成困难。

3. 春季施肥管理

春季管理是指从返青到开花这段时间,是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和小穗、小花等结实器官的生长与建成期。此阶段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,管理的核心目标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,协调个体和群体营养器官与结实器官生长发育的矛盾,提高分蘖成穗率,达到穗足、穗大、壮杆不倒。灵活进行春季施肥可实现冬小麦管理中的促控结合。该阶段的施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时期:

(1)返青肥 。作用与越冬肥一致,但增加春糵的作用没有越冬肥大,返青肥的作用也在于壮苗。在前期分蘖少,地力基础差时,返青期施肥有良好的增加分蘖效果;而在肥水基础较好,冬前分蘖足,早春不缺肥的情况下,返青肥的施用会使养分过多地消耗于无效分蘖上,并造成田间过早郁蔽,影响通风透光,增加后期倒伏的危险。

2)起身肥。增加春季分蘖的作用很小,但可提高分蘖成穗率,促进基部第一、二节间的身长和上部3片叶的增大;促进小穗和小花的分化,减少不孕小穗,增加穗粒数。由于施用起身肥有增加后期倒伏的危险性,故在群体密度较大麦田运用起身肥时一定要很慎重,在起身期过量地施用氮肥也会引起植株贪青迟熟,对高产不利。

3)拔节肥。拔节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成穗率,对基部第一节间的伸长无明显的作用,而对第五节间(穗下节)伸长的促进作用明显,由于该节间长度与粗细和穗的大小有关,故拔节肥也能促进穗大;对旗叶增大有一定的作用,可延长旗叶的功能期;可减少不孕小穗数和不孕小花数,为增加穗粒数,实现随大打好基础。由于拔节肥对基部节间增长的作用小,降低了倒伏的危险性,因此在高产冬小麦施肥中一般都重视拔节肥的施用。

4)孕穗肥。可提高分蘖成穗率,促进花粉粒的良好发育,提高结实率和增加穗粒数;延长冬小麦上三叶的功能期,有利子粒灌浆,增加粒重。此期施肥不但可有效地防止倒伏,避免群体过大,又可实现个体的健康发育,因此在冬小麦超9000kg/hm2的栽培中被提倡。

4. 后期施肥管理

冬小麦后期一般不再进行土壤施肥,但实践证明,后期通过叶面喷肥也可延长冬小麦上部叶片的功能期,促进子粒灌浆,增加冬小麦千粒重。在受干热风严重的地区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效果很好。

(二)不同条件下小麦施肥技术

1. 氮磷做底肥一次深施  在冬小麦播前将全部氮磷肥做底肥一次深施,或配合种肥,生育期内不再追肥。该技术一般应用于生产水平低、土质较重、冬小麦生育期降雨量较小、灌溉条件差的雨养麦区,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,节省劳力,降低成本。但在土壤质地较轻、地下水位高的田块及高产施肥中不宜采用。

2.“促两头型施肥技术  主要应用于地力基础较好,越冬后群体较大,有倒伏危险的麦田。在施足基肥、培育壮苗、促进有效分蘖、达到足够群体的基础上,返青期(主茎7889片叶时)控制肥料以减少无效分蘖,抑制茎杆节间伸长,以协调春季群体与个体关系,解决高产与倒伏、穗多与穗大的矛盾;拔节后施用攻穗肥以减少小花退化,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同化功能,提高结实率及粒重。该法运用中基肥占较大比例,氮肥基肥占总施氮肥量的70%80%

3.“三促二控型施肥技术  主要应用地力基础较差,群体适中或中等的麦田,在前期进行正常的施肥管理基础上,返青后蹲苗2025d,起身前追肥,以提高成穗率,尔后再蹲苗2025d,于春生5叶露尖至旗叶露尖时再次追肥,以提高结实率。

4.“前氮后移施肥技术 是近年冬小麦高产研究中提出的氮肥运筹新方法。前氮后移有两层含义:一是与常规施肥相比施氮量后移,即在底施有机肥、磷钾肥的基础上,减少基氮和前期(冬前和返青)氮肥用量,增加中后期氮肥用量;二是与常规施肥相比前氮施用时期后移,由原来的二棱期追肥后移至雌雄蕊分化期到四分体形成期施肥。多项研究表明,前氮后移可延缓根系和旗叶的衰老,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的活性,改善后期光合物质的生产能力,提高冬小麦的产量。施氮时期后移,氮素向子粒的分配比例增加,即可增加产量又可提高子粒蛋白质的含量。前氮后移有一定的适用性,主要适用于土壤肥力水平高、灌水条件好的田块,此时获得理想的亩穗数已不成困难,而穗粒数和穗重的作用相对增大,获得高产必须使产量构成的三要素协调发展,取得较高的穗粒重。

5. 氮磷稳氮增磷补钾配微施肥技术 不同产量水平的小麦,哟与对养分的需求量不同,相应麦田土壤肥力水平不同,投肥习惯与水平不同,合理施肥要解决主要矛盾也有差异。北方低产冬小麦,由于相应土壤本身氮磷的普通缺乏,生产中投肥量又不足,同时其他元素的不足尚未暴露出来,生产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肥料中氮磷供应不足的问题,因此要增氮磷,而中产以上的冬小麦,一方面相应麦田投肥中氮肥施用量已很大,有的已经过量,另一方面由于对养分的需求增加,土壤中的养分限制因子的种类增加,施肥应主要解决多种养分的不平衡问题,在目前条件下要氮增磷补钾配微。在对潮土区高产麦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调查发现,在大量元素中钾已上升为限制冬小麦产量提高的主要因子之一,微量元素中锌是主要的限制因子,其次是锰和硼。



(三)锦农科技冬小麦配方施肥指导建议表

目标产量

kg/亩)

亩推荐施肥纯量(kg/亩)

每亩参考配方

N

P2O5

K2O

(基肥+追肥)

小麦专用复合肥

300~400

7~9

3.5~4.5

3~4

复合肥(15-15-15)25kg
+
尿素12kg

复合肥(23-12-10)40kg

400~500

9~11

4.5~6

4~5

复合肥(15-15-15)30kg
+
尿素15kg

复合肥(23-12-10)50kg

500~600

11~14

6~7

5~6

复合肥(15-15-15)40kg
+
尿素18kg

复合肥(23-12-10)60kg

注:以上施肥量为锦农土肥仪(测土仪)检测后对比中等肥力下的施肥量。

低水平施肥量相应按照每级增加20%施用。

高肥力施肥量按照每级减少10%施用。

以上复合肥比例仅供参考,具体配比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。

为了达到更好的产量和品质,应结合有机肥料的施用。

(四)锦农科技春小麦配方施肥指导建议表

目标产量

kg/亩)

亩推荐施肥纯量(kg/亩)

每亩参考配方

N

P2O5

K2O

(基肥+追肥)

小麦专用复合肥

300~400

7.5~10

3~4.5

3~4

复合肥(15-15-15)25kg
+
尿素14kg

复合肥(24-11-10)40kg

400~500

10~12.5

4.5~5.5

4~5

复合肥(15-15-15)30kg
+
尿素18kg

复合肥(24-11-10)50kg

500~600

12.5~15

5.5~7

5~6

复合肥(15-15-15)40kg
+
尿素20kg

复合肥(24-11-10)60kg

注:以上施肥量为锦农土肥仪(测土仪)检测后对比中等肥力下的施肥量。

低水平施肥量相应按照每级增加20%施用。

高肥力施肥量按照每级减少10%施用。

以上复合肥比例仅供参考,具体配比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。

为了达到更好的产量和品质,应结合有机肥料的施用。

(五)小麦常见缺素症及其矫治技术

小麦缺素症主要表现为缺氮、缺磷、缺钾、缺锌、缺硼五种。现将小麦缺素症状表现、原因和补救措施介绍如下:

一、小麦缺素症的原因

1. 盲目施肥,没有根据地力水平进行科学施肥,造成有的元素过量,有的元素不足,多表现为氮、磷过量钾素不足。

2. 复合肥使用中存在误区,很多人认为复合肥是万能的,每亩只要用上一袋复合肥就行了,但是复合肥中各种元素含量不一定都能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,不足部分需要补充。

3. 忽略钾肥的作用。不施用钾肥或钾肥施用量小造成土壤缺钾。

4. 因为底肥及追肥方式及追肥量不合理,对微量元素的认识不足,特别是连续多年不施用锌肥和硼肥会造成锌硼元素缺失。

二、小麦缺素症状表现

1. 缺氮症

植株矮小瘦弱,生长缓慢,叶片窄小直立,叶色淡绿,老叶叶尖干枯,逐步发展为基部叶片枯黄,茎有时呈淡紫色,分蘖少而弱,次生根数目少,茎秆细弱。

矫治技术 苗期、返青期缺氮,每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,拔节期再追施1015公斤。对于抽穗后叶色变淡、有缺氮早衰症状的麦田,每亩可用5060公斤1%~2%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。

2. 缺磷症

  麦苗生长缓慢,叶片呈现暗绿色,无光泽,新叶蓝绿,返青期叶尖紫红,茎秆瘦弱,少分蘖,根系发育不良,次生根极少,茎基部呈紫色抽穗扬花时间推迟,小麦空秕粒增多,千粒重下降,前期生长停滞,出现缩苗,抽穗成熟延迟。

矫治技术 苗期每亩可追施过磷酸钙3540公斤,中后期缺磷,在孕穗扬花初期每亩可用5060公斤0.3%~0.4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,间隔7l0天,连喷23次。

3. 缺钾症

麦苗下部老叶的叶尖、叶缘先变黄,而后逐渐变褐色,远看似火烧状,严重时整叶干枯,茎秆细小柔弱,根系发育不良,易倒伏,易早衰。

矫治技术 苗期每亩施用l0公斤氯化钾或50公斤草木灰,在孕穗扬花初期可喷施03%~04%的磷酸二氢钾溶液。 

4. 缺锌症

叶的全部颜色减退麦苗叶片失绿,心叶白化,中后期植株矮小,叶小而脆,节间缩短,植株矮化丛生,根系变黄,空秕粒多,干粒重低。

矫治技术:苗期每亩追施硫酸锌1公斤或喷施0.2%的硫酸锌溶液23次。


茎叶肥厚、弯曲,叶呈紫色,顶端分生组织死亡,形成顶枯,开花持续时间长,缺硼严重时会出现空穗。

矫治技术苗期和拔节期用01%~02%的硼砂溶液进行叶面喷施。每隔7101次,连喷23次。

6. 缺铁症

表现为缺绿症或失绿症,但多在嫩叶上发生,较老的叶子仍保持绿色。

矫治技术:0.75%-1%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叶面喷雾2-3次,叶片可变绿。

 7. 缺镁症

表现为叶片边缘发黄,叶肉发黄,但叶脉仍呈绿色,严重时下部叶边缘开始变褐,枯死,然后逐渐蔓延到上部叶片,开花也受到抑制,发育迟缓,产量低。

矫治技术:0.3%-0.4%硫酸镁溶液喷施,连续喷2-3次即可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锦农科技技术部资料

资料编号:GN-XM

版权及产权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复制、转载、应用,侵权必究!

返回列表
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+
关注腾宇仪
腾宇销售一部
(仅限客户添加)
腾宇销售二部
联系我们

郑州市丰乐五金机电城28号楼

公司固话0371-63763776

全国咨询热线13526865200

邮箱2422448512@qq.com

Copyright (c) 2014-2019 版权所有:郑州腾宇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22565号-1技术支持:威盟科技

一级a免一级a做免费线看,又粗又黄A级裸片,全黄一级裸片视频免费||www.dzsstye.com

品牌简介

{转码主词}